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種子粒重與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
種子粒重與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3-07-01 閱讀次
種子粒重與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
我國建國以來小麥品種產量性狀演變趨勢:以千粒重的增幅最大,由上世紀 50 年代的29.6 g增加到 80 年代的 42.06g,提高了41.66%,至90年代,小麥品種千粒重又增至50 g左右。當代小麥品種生物量變化不大,主要是千粒重顯著提高,收獲指數也同步提高,導致產量提高。而水稻也是相同,通過研究表明水稻千粒重每提高1 g,可增加產量 400.1 kg/hm2。而種子千粒重的測量需要使用到電子自動數粒儀(種子數粒儀)來進行數粒減少人工數粒過程中的失誤。
通過科學家的研究與論證,水稻的產量是由穗數、粒數、粒重三個產量因素直接構成。不同時期和不同生態條件對產量因素的側重應該不同。在雜交稻推廣前,常規品種大多莖蘗數量偏高、穗數偏少,增加穗數是增產的主要途徑。雜交稻推廣后,因其具有分蘗力強、 有效穗多的優勢,使水稻產量大幅度提高。隨著施肥水平的提高,靠穗數增加而增產的作用越來越小,近年來的超高產育種偏重于粒數的增加。 但隨著一些大穗型水稻品系的育成,在穩定一定數量穗數的基礎上,提高粒重應是水稻超高產育種策略的側重點。對于大穗型品種(組合),每穗粒數仍是產量增加的有利因素,但每穗穎花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單株穗數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對獲得水稻超高產顯得更為重要。而這兩者的增加均意味著庫容量的增大,必須以良好的株葉形態和生理功能作為前提,以保證較高的結實率和充實度。
下面是幾種常規稻谷的千粒重:水稻 千粒重 18-34克,每公斤29400-55000粒。 粳稻 千粒重 25-321克,每公斤 31200-40000粒 。秈稻 千粒重 18-25克,每公斤 40000-55000粒 。在進行測量千粒重過程中離不開天平以及電子自動數粒儀(種子數粒儀)。種子數粒儀雖然在測量的過程中根據種子顆粒的大小來進行更換數粒盆,但是在測量的時候誤差比較小,同時無損傷。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溫濕度記錄儀的獨特優勢
- 下一篇:半自動定氮儀實驗過程中出現誤差的..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