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日韩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小视频在线

農業儀器網

坐在家里 點點手機就能給大棚里的果蔬澆水施肥

來源: 每日商報  類別:托普風采  更新時間:2014-08-01  閱讀

  《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若干意見》:促進農業智慧化,推進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市場流動和安全監管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農業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農業種養過程的自動化、集成化、網絡化推進力度,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水平。


智慧經濟的杭州實踐


商報記者 潘婷婷


  電腦屏幕上,一排排噴灌頭正旋轉著給大棚蔬菜灌溉。隨后,一名工作人員拿著手機,輕輕一點,畫面上的噴灌立即停止,再一點,又開始噴水。
  這是記者昨天在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這個大棚是公司的示范基地。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坐在家里就能實時掌握蔬菜生長情況;澆水、施肥,只需按個開關,就能讓大棚聽懂“指令”。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農業物聯網已將這一切變成現實。
  坐在家里點點手機,就能給大棚里的果蔬澆水施肥。
  傳感器讓農作物開口“說話”
  噴灌頭乖乖“聽話”主要是基地的農業自動監測與控制系統在發揮作用。這套系統由監測預警系統、無線傳輸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及軟件平臺構成。
  畫面上一根類似“天線”的裝置豎立在大棚中央,“天線”上部掛著幾個盒子。這幾個盒子就是傳感器,它們功能各不相同,可以監測土壤水分、溫度、、養分含量、PH值、以及空氣溫濕度、氣壓、光照強度等數據變化,讓農作物開口“說話”。它們每隔一定的時間采集一次數據,通過物聯網的網關,發送到上位機系統。
  農業物聯網系統除了可以采集數據之外,還可以適時調整或者控制溫控系統、灌溉系統等。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種作物土壤體積含水量適宜范圍設置在15%-25%,傳感器一旦檢測到含水量低于15%,系統會自動進行灌溉,直到含水量達到了原來設置的最高標準25%,它才會自動停止。
當然,也可以通過自己手動控制。在基地中會有一個溫室智能控制器,相當于一個室內中控臺,可以一鍵式控制溫室大棚的風機、外遮陽、內遮陽、噴滴灌、側窗、濕簾或者水肥噴灌等設備。
  控制器可以和手機、電腦連接,實現遠程控制。如果大棚的溫度過高,遠遠超出了設定的溫度,它會通過短信、郵件通知管理者,管理者可以通過手機操作,打開風機和濕簾,迅速讓溫度降下來,溫度達標之后,可以手動關閉。也就說,即便你出差到了美國,也可以自如地監測和控制遠在杭州的大棚。
  相比傳統生產模式,農業物聯網有三大優勢。一是水肥一體化,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適宜的含水量和養分,同時盡可能地節水節肥;二是科學精準地控制大棚溫濕度和光照,營造作物最適應的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生產,提高質量和產量;三是可實現遠程控制,有效地節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勞動效率。
  國內農業物聯網的領航者
“系統可以按預先設定的參數自動調控設施大棚的環境參數,營造作物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即使是需要人為控制,工作人員也可以離開基地,只需手機點一點,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指令。”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朱旭華說,這就是他們想要打造的科學精細化和自動化管理,不僅解放勞動者的雙手,而且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早在10年前,托普儀器有限公司就已經開始研發農業儀器。從單一的種子檢驗儀器到多樣化的種植業體系的全系列農業監測儀器,這10年間,研發數量已經多達137種。直到2010年,他們接觸到了“農業物聯網”的概念,在原有農業儀器的研發基礎上,研發出了這樣一套智能化、集成化的系統。截至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被全國100多個基地、公司應用。
據朱旭華介紹,除了這套系統,他們還研發了土壤墑情監測等9套種植業體系內的農業信息化系統,同時,衍生出水產養殖監控、牲畜養殖監控、農產品質量監控等多套系統。其中土壤墑情監控系統,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應用,應用的單位已達300多家。
  四年來,他們一直致力于農業信息化研究,將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運用在農業領域,為種植業、水產養殖、畜牧養殖及食品安全等領域提供了標準、個性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定不移,才成就了國內物聯網領航者的稱號。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數字農業研究所張小斌博士點評
  物聯網產業正處于發展的初期,規模普遍偏小,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更重要的是,還沒有助推產業發展的成熟商業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物聯網的大規模推廣應用。
  農業物聯網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它還停留在概念推廣的階段,并未形成剛性需求。
  傳統農業種植更多的是依靠經驗,可經驗有時也會出錯,稍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響蔬菜生長,甚至是收成。而物聯網自動監測有精準的感知,使蔬菜種植實現了科學精細管理,不僅勞動力得到了解放,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農業物聯網要真正被廣泛應用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方面是農民的觀念問題,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坐在家里就能實時掌握蔬菜生長情況,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點不敢想象,他們還要有一個接觸、認同、接受過程;另外一方面就是農業物聯網費用,農民雖然感興趣,但他們用不起。

圖為:每日商報文章刊載截圖


本文出處: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mrsb/html/2014-07/24/content_1770160.htm
溫室系統:http://www.tpwlw.com/project/6.html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zhouyanwai.cn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