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日韩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小视频在线

農業儀器網

標準良田建設的主要內容

來源: 本站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0-05-19  閱讀
一、培育耕地基礎地力
1.加深耕作層, 提高土壤容肥和保肥能力20 多年來,隨著淺耕機械大范圍取代中大型拖拉機及牛耕,耕層普遍變淺。湘陰縣實地挖剖面顯示,耕作層由第2 次土壤普查時的25 厘米下降到12 厘米。據沅江市耕地地力調查結果顯示,耕層10 厘米~15 厘米的增加26.9%,15 厘米~20 厘米的減少14.81%。因此,應采取深耕、客土、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使耕層達到18 厘米以上,提高土壤容肥、貯肥和保肥能力。
2.改良土壤質地
湖南省水田土壤過黏和過沙的土壤分別為13.4 萬公頃和9.95 萬公頃,要通過摻沙和客土的方法改良質地。一般黏性田每667 平方米摻沙3萬公斤,沙性田每667 平方米摻客泥3.3 萬公斤,使土壤達到“三沙七泥”比例。
3.消除礦毒、農藥和化肥污染在控制農藥、化肥施用的同時,采取切斷礦毒水源和漂洗、客土換土、深耕翻曬土壤等工程措施,同時配套農業、生物等修復措施,消除或降低有毒物質危害。
4.增施有機肥料通過恢復冬季種植綠肥、積制農家肥等優良傳統,增加農田土壤有機肥源。實行稻- 萍- 魚(菇、鴨)等生態優化種養模式。秸稈已成為維持和提高農田土壤有機質的主要肥料。據湖南省11年監測結果顯示,各類秸稈還田50%以上,可使土壤有機質穩中有升,并兼有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提高土壤吸持水分(土壤水分可以通過土壤水分溫度記錄儀或者快速土壤水分儀來測定。土壤水分對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是一切生理活動的基礎。)能力,疏松土壤,加厚耕層,協調水、肥、氣、熱等多種功能。因此,禁燒秸稈,搞好秸稈還田與綜合利用是新時期有機肥建設的重要措施。
5.實行水旱輪作三熟制地區
實行1 年一二季旱作;二熟制地區實行1 年1 季旱作種植;實現水田糧經結合和多品種搭配,有利于加深耕層、疏松土壤、改善通氣透水性能,提高容肥容水能力,從而培肥地力。
二、建立健全田間排灌設施
在不同的地貌條件下,建立排灌自如的設施應有不同的建設內容。在山丘區,通過建設撇洪溝渠,整修、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堵塞滲漏,確保洪水不進田。同時推廣節水農業技術,提高抗御旱災能力。在平湖區,高標準建造、加固堤垸,消除河浸隱患,確保不垮堤,并杜絕嚴重的漬澇現象。同時,豐富水源、改善灌溉,消除串灌、漫灌,使農田水旱無憂,灌排方便,穩產高產。開挖排水溝一般溝距為80 米~100 米,深度在田面以下1 米~1.5 米,才能使農田地下水降到預期的位置。排水要確保土層時刻處于通氣透水狀態,必需實行排灌分家。湖南干旱嚴重,推廣農田節水技術已刻不容緩。對農田實行干濕灌溉、非飽和灌溉、非充分灌溉、局部灌溉和適時灌溉,或改種旱作物所用的低壓管道輸水、噴灌、滴灌、微灌、地下灌溉及與之配套的提水、蓄水等設施,已成為農田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實行土地平整
湖南省農田目前田園化面積只占總水田面積的10%左右,即使在湖區也普遍存在大平小不平的狀況。在湖區、崗區和平區,坡度多在5 度以下,應盡可能將農田整成形狀相同、面積相等的規范化田塊。山區、丘區,坡度5 度~15度,整成比較規范的梯田。坡度大于15 度,盡可能進行一些調整,如裁彎取直、切實補虛、小丘變大丘等。
四 、完善配套田間道路和林網要合理布局田間道路及相關設施,為物質運輸、機械下田操作、田間管理等提供條件。同時,為了改善農田生態,調節氣候,需建立田間林網。林網一般與大、中型機耕道相伴而建。造林品種應具有防風、觀賞和經濟效益兼具的功能。邊遠農田可選擇適當地點,設置避雨、納涼場所。通過建立合理、實用、協調、美觀的農田林網及綠地建設,采用優質特色品種、高科技管理手段和設施,優化農田生態環境。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zhouyanwai.cn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